原子熒光光譜法測定中生物材料樣品的采樣
原子熒光光譜儀分析測定的生物的臨床分析樣品,按其制備的難易程度可分為五種類型:1全血、血清、血漿、紅血球、白血球;2尿;3毛發、指甲;4胎盤、肝、腎類軟組織;5骨、牙齒。
全血、血清、血漿、尿以及人發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分布,是反應新陳代謝失調的可靠的信息。血液的采集部位和采集基體取決于人年齡、分析元素的性質及含量,也取決于樣品處理方法和最后測定方法。末梢血液可以從耳垂穿刺或手指采取,但以拇指甲床部的采血比較方便。若需血量較大,則從靜脈取血。1%肝素鈉水溶液、檸檬酸或檸檬酸銨可作為血液的抗凝劑。
尿的臨床分析,以早晨首先排出的尿合適,它是夜間積存在膀胱內的,所以是25h內濃縮的尿,也是各日間性質上差別小的尿樣。尿樣采集后若不立即測定,可加幾滴防腐劑甲苯。每天不同時間內排出的尿量變化極大,在進餐或飲水后,尿量增加很多而且濃度降低,待測元素的含量完全取決于尿的濃度,因此隨便采取一份尿樣即進行測定是沒有多大意義的。
毛發中元素的含量與取樣部位已經離發根的距離有管,現多從后頸部采取發樣。
體液中的微量元素分析所要求的取樣量與樣品的種類、元素的含量及測定方法有關。
下一篇:氣相色譜FID的檢測條件的選擇